星期五, 11月 23, 2012

我們不太熟的老朋友:PENTAX 全電子式支氣管鏡 -- 離情依依

又有一個老朋友要離我們而去了。雖然說,胸腔部的同仁對它可能是又愛又恨,或是一點感情都沒有,但是它仍舊是默默的躲在牆邊守候著。

這次的主角是它,PENTAX EPM-3300 及 EB-1830T3系列的全電子式支氣管鏡-Videobronchsocpe 組。


這一組電子式的支氣管鏡,應該算是台灣第一組全電子式的支氣管鏡了吧。

講一下歷史好了:日本的Ikeda教授,在1966年發明了全世界第一支纖維支氣管鏡(fiberbronchoscope)之後,過了20年,在1987年,才出現Fiberoptic video bronchoscopy。這是一種複合式的(hybride)支氣管鏡,它在前端仍舊是光纖,把光導引到手把處時,再用CCD camera把影像抓下來顯示(參照這兒)。我們老師常常戲稱這一代的機器是"拼裝車"

又過了幾年,CCD的體積再縮小,光學鏡頭再次進步,PENTAX才真正製造出全電子式的支氣管鏡,它是把CCD裝置在支氣管鏡的最前端,不必再使用光纖來傳導影像(但是,仍舊使用光纖來傳導光源機的光),所以影像更清析,不再有光纖造成壞點的問題。但是,因為受限於CCD的體積,當SCOPE的直徑小於4MM時,還是要回到原來複合式的(hybride)支氣管鏡構造。


▲▲▲這就是機器本身,最下層放的是彩色熱轉寫印像機。也可以看到的是,PENTAX本身出的海報,也是使用同樣型號的機器當麻豆,而我們當時沒買海報中間的那台錄放影機(應該是VHS的帶子)。

在這兒也可以看到PENTAX對主機的設計理念和O家的不同。PENTAX把Video processer及光源封裝成一台大型主機,這樣的設計在SAFE-3000也可以看到。而O家則是把兩者分開,雖然高等級的Video processer也一定要高等級的光源機配合,但是要如何配合,如何賺錢,這裏面就可以有很多操作的空間。

▲▲▲左圖是配合使用的醫療等級的顯示器。SONY在這一方面幾乎是佔了一半以上的巿場。這一台顯示器,之前還壞過,用一台平價的電視機取代,後來因為採買某個儀器,廠商很好心的"順便"把它修好了。醫療等級的顯示器可以微調的地方非常多,而端子的選擇也比一般電視機多很多。現在隨便好一點的電視都可以有4組HDMI輸入,外加色差和AV端子,再送個USB和SD CARD READER不在少數,但是在那個年代,這樣的接頭就多到搞不清了。

右邊可以看到,連同放置機器用的車架,都有PENTAX的編號,也是原裝從日本進口過來的。


▲▲▲驗明正身的背後貼紙,左邊是PENTAX 主機,右邊的是SONY的顯示器,兩個都是MIJ的喔!說真的,我找不到主機的生日,倒是SONY的顯示器上有標注是1993年7月製造,所以整組應該也是1993年生產的。


▲▲▲左圖是主機後面的連接線,用BNC的色差端子,接到右圖的像片印表機,再用AV端子轉回顯示器上。問我說為什麼不再用BNC的色差端子接回去,我也不知道,當初也不是我負責機器的。

這是原廠附的電源分配器。

它所使用的是PENTAX EB系列的支氣管鏡,隨同機器一起進來的是EB-1830和EB-1530(前面2個數字代表的是管子的圓周長),後來因為損耗,又再買了一支新一代的EB-1830T3。以下的照片都是EB-1830T3的照片,其他的都打包了。

▲▲▲每支支氣管鏡進來,都是這樣一個大型盒子裝載。



▲▲▲氣管鏡在內部就是這樣擺放。右圖是和主機的連接部份,不知為什麼,這上面刻的是Asahi Optical CO.。


▲▲▲左圖是hand-piece部份,右圖則是讓大家看一下鏡頭的構造。新一代的EB-1830T3,它的外徑和舊的EB-1830一樣大,但是內部的working channel則是來到2.8mm,而最前方的不可曲折部份則是更為縮短(這部份越短,迴轉半徑越小,操控性越好)。

請大家移駕到這兒:新一代EB-1970AK的管子來比較

雖然不是很熟的朋友,但是還有點離情。
還好這次是幫它找個新歸宿,而不是報廢掉它。(話說,我自己什麼時候才可以報廢?)

而我們現在的檢查主力,則移轉到這一組O家的機器上來了。

沒有留言:

//for syntaxhighlighter 3 //看一下載入的JS模組有哪些,不要的就刪掉 //end syntaxhighlighter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