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有提到一些肺癌篩檢的問題,包括你做的是全套或半套的篩檢等等。不過,篩檢真的可以達到早期檢查,早期治療的目的嗎??台灣內科醫學會在2000年時有一篇不錯的文章,http://www.tsim.org.tw/journal/jour11-5/P11_177.PDF。很認真的把肺癌的篩檢所造成的問題提出了不少的看法,本文 算是把這篇文章的作者內容,分批簡述一次,發表在blog上,希望大家能了解。
一般而言,不管肺癌篩檢的效益為何,基本上它有三個bias(偏差、迷誤)存在,lead time bias, overdiagnosis bias, length bias。這次,我們只講最重要,也是最多人談論的lead time bias。
lead time bias,最簡單的講法是,一個病患的"存活"時間變長,是因為提早診斷了。反過來說,這個病患的"壽命"是一樣的,不管他是多早診斷出肺癌。
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示意圖來表示這個狀況:
如圖,A點是肺癌在臨床上發現肺癌的時間點,而D點是因肺癌死亡的時間;對路人甲而言,他只活了A點到D點之間的時間。但是,路人乙接受了篩檢,在還沒有症狀的B點就發現肺癌,雖然接受了一連串的治療(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),但是還是在D點死亡。路人乙似乎多活了B點到A點的時間(即所謂的lead time),但是就死亡的時間、年齡而言是一樣的,也就是說,這個篩檢並沒有讓路人乙多活幾歲,他還是和路人甲一樣。
這其實是一個殘酷的事實,篩檢並不能早期發現,早期"治癒",充其量只是早期治療,但這個治療,平均而言,似乎是對生命沒有延長的效果的。
至於,利用高科技的自費檢查,如自體螢光支氣管鏡檢及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,可能在B點之前就能發現一般臨床偵測不到微小肺癌。這能不能產生革命性的結果,尚待研究。
至於overdiagnosis bias, length bias,就待下次分述
1 則留言:
趙醫師您好:
我覺得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,我的父親也是肺癌患者,去年中發現就是末期,到他病逝約6個月的時間,就如您在本文圖中所示的路人甲。
清明節前夕,想念我的父親,上網搜尋一些文章,就到您的部落格瀏覽。
我想引用這篇到我的部落格-痞客幫/endings,會註明出處的。謝謝!
張貼留言